• <dd id="ropze"><center id="ropze"></center></dd>
    <nav id="ropze"></nav>
    <th id="ropze"></th>

    <dd id="ropze"><noscript id="ropze"></noscript></dd>
    <tbody id="ropze"></tbody>
    <em id="ropze"><acronym id="ropze"><u id="ropze"></u></acronym></em>
    <th id="ropze"></th>

  • 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動態 部門動態

    財政直通車”這樣抵達田間地頭

    發布時間:2022-12-30 11:43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在河南省延津縣塔鋪街道王廠村,新建的機井“小房子”像一朵朵頂著紅傘的白蘑菇“長”在田間,分外惹人注目。受益于財政資金直達機制,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又準又快送抵基層,當地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成果豐碩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現代預算制度,優化稅制結構,完善財政轉移支付體系。

    作為創新宏觀調控的重大舉措,財政資金直達機制確保中央財政資金迅速直達基層,減少中間環節、提高使用效率,為基層“六穩”“六?!碧峁┝擞辛χ?。

    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是如何“直達”基層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部門如何防止資金跑冒滴漏?記者近日采訪了延津縣高標準農田建設及民生保障相關資金的落地過程。

    直達資金促基建、兜底線,惠民效果實打實

    冬小麥長勢不錯,王廠村村民王文學沿著壟溝低頭查看了半晌,喜上眉梢。

    2022年,他承包了32畝地,種了一季麥子、一季花生。秋收一算賬,小麥畝均增產200斤,花生畝均增產100斤,一畝地平均增收800到1000元。

    “高標準農田建設,果真讓咱收入‘高’出一大截嘞!來年的收成保準也錯不了?!彼f。

    王廠村地處黃河故道,是典型的沙土地?!斑^去,每1000畝地平均只有10口井供水。一遍還沒澆完,澆過的地又干了。十天半月也輪不完?!蓖跷膶W說。

    農諺說:“多收少收在肥,有收無收在水”。加強農田水利工程設施建設,是促進農業生產、發展農業經濟的根本保證。

    2021年,依托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延津縣獲得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中央財政補助資金560萬元,將王廠村3400畝耕地全部改造為高標準農田。新建的高標準農田里,地埋管網縱橫交錯,機井灌溉方便快捷。農民通過手機繳費、刷智能水電卡,一鍵操控,地里的灌溉設施就開始工作了。

    “以前澆地,需要人工計電費,耽誤工夫?,F在刷卡取水,不但方便,而且計費清楚。澆地的時間也快,用不了四五天,全村就能輪上一遍?!蓖跷膶W說,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了大家的種糧積極性。

    延津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楊志剛表示,利用中央直達資金,2021年,延津縣新建高標準農田1.5萬畝。其中,榆林鄉0.8萬畝高標準農田項目,小麥每年可增產48萬公斤、玉米每年可增產32萬公斤、花生每年可增產23.6萬公斤,合計可增加產量103.6萬公斤。

    2022年,延津縣計劃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1.36萬畝。其中,僧固鄉0.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申報了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項目實施后,小麥年產量可增加52萬公斤,玉米年產量可增加7.5萬公斤,花生年產量可增加17.5萬公斤,合計增加收益215萬多元,直接受益農民963戶、3981人。

    “我們延津縣是全國的小麥產出大縣,中央財政出資支持我們夯實農田水利基礎,我們也有決心抓好糧食生產,繼續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貢獻?!睏钪緞傉f。


    天天日少妇
  • <dd id="ropze"><center id="ropze"></center></dd>
    <nav id="ropze"></nav>
    <th id="ropze"></th>

    <dd id="ropze"><noscript id="ropze"></noscript></dd>
    <tbody id="ropze"></tbody>
    <em id="ropze"><acronym id="ropze"><u id="ropze"></u></acronym></em>
    <th id="ropze"></th>